多年来我国测试仪器产业被划定归口隶属机械产业,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,对测试仪器产品门类的界定不甚明确。现代测试仪器应当界定为测量、控制测试仪器与系统、通信仪器,及其相关的传感器、元器件和材料。
根据掌握的数据,我国现有各类测试仪器企业6千多家,职工总数88万人。其中,产业过程检测、控制测试仪器与系统生产企业2000多家,销售额约占一半比例;科学仪器生产企业约1500家,销售额占总销售额1/4;通信仪器生产企业约1200家,销售额占少部分与通信仪器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大致相等;其他各类测量测试仪器及元器件材料等生产企业近1000家,销售额约200亿元。目前,我国测试仪器已经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,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,成为亚洲除**以外第二大测试仪器生产国。
高档、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,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,国外公司同样占有国内市场60%以上的份额。据海关统计,除去随成套工程项目配套引起的测试仪器不计,每年进口各类测试仪器总额接近我国测试仪器产业总产值50%。此外,在6000多家企业中,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不足1000家,全行业经济效益低下。
从试验机生产厂讲,本人认为全国可分成几大块;第一大块为改革开放前就生产试验机的厂家,如天水红山、长春长材、济南试金等。均为国有企业,资格老,基础好。有的已改制,有的正在改制;它们的特点为厂大,人多,有的上千人,包袱重,对市场反映没有民营企业快,在液压机方面有优势,价格较高。
第二块为改革开放后兴起点较早的民营企业,一般为1998年左右成立的厂家,新兴厂家是本着为替代进口,填补国内电子式试验机(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)的空白而创业的;如长春科新、深圳新三思等。因品种较多其规模较大的有几百人;品种较少的也有百人左右。这些厂家特点为:组织结构比较健全,人员配备(包括硬件,软件,机械,调试等工程技术人员)较齐;经过近几年的生产经营,客户遍及全国,有进出口检验检疫、产品质量监督、科学院所、大专院校、各种制造企业。这些试验机生产厂机制灵活,市场反应快。经营方式各俱特色,有的名气大(如新三思),有的背景硬(中科院的牌子)等。这些企业接单比较慎重,没有发生烂单现象(即接了单做不出,货不交款又不退久拖不决),口碑比较好,信誉比较高,市场占有率较大,是试验机生产的主要生力军。
第三块为以江浙企业居多,本着简单低价的原则,生产一些基本性能达到试验标准要求,适应于对检测要求不高的初级试验机产品。显著的特点价格低,一般为款到发货,有的企业没有售后服务。
第四块为所谓的派生企业,从第一、二块分出来的厂家较多,人员大约几个人,十几个人,对试验机基本上外购件组装销售,没有什么设计能力,服务跟不上,这些企业没有长期发展的想法,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个地方。
另外,还有外资企业如德国的紫微克,美国的英斯特朗,日本的岛津,他们的试验机特点是“曲高和寡,阳春白雪”以前是研究院所购得较多;现在也不同了,中科院一些研究机构也购新三思的试验机。台湾的高铁主要用户为台湾厂商,在这些圈子里,他的名气较大 |